《Battlefield 6》將透過 AI 機器人機制,在玩家數量不足時維持伺服器滿載運作。本文解析開發團隊如何實裝此功能,並探討遊戲劇情是否借鏡真實國際局勢。
《Battlefield 6》導入 AI 機器人與全方位遊戲性更新
維持伺服器活躍度方案
《Battlefield 6》將部署 AI 機器人以確保低人口伺服器的戰鬥節奏不中斷。據 8 月 3 日 GNN 新聞報導,DICE 開發者在香港多人模式發表會說明,此設計能讓玩家獲得完整作戰體驗。
本週稍早,DICE 製作人 Alexia Christofi 曾針對伺服器瀏覽器功能徵求社群意見,玩家普遍反映需強化低人口伺服器支援機制。
《Battlefield 6》開發總監 Anna Narrevik 證實機器人將彌補伺服器人口空缺。雖然此為射擊遊戲常見手法,但常遭玩家批評降低競技公平性。
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》、《要塞英雄》與《PUBG》等大作雖採用類似系統,卻因過度依賴機器人引發爭議。多數玩家認為擊敗 AI 敵軍遠不如戰勝真人對手有成就感。
除維持伺服器運作外,機器人將在 Portal 模式擔任訓練工具,協助新舊玩家精進戰技。遊戲設計師 Jac Carlsson 強調此模式「提供絕佳訓練場,讓玩家磨練戰鬥技巧」。
考慮 EA 的龐大用戶預期,填補伺服器的機器人影響可能微乎其微。根據 Ars Technica 7 月 2 日報導,官方預估《Battlefield 6》全生命週期(含後續內容期間)將吸引逾 1 億玩家。
此目標在《Battlefield 2042》評價分歧後顯得格外挑戰。但 Narrevik 對技術承載力表示信心:「我們已建立可同步支援海量玩家的遊戲架構。」
公開測試版根據玩家回饋優化
隨著公開測試版臨近,開發團隊 8 月 5 日透過 Steam 發布完整更新說明,詳述根據《Battlefield》實驗室回饋所作的改良。更新內容涵蓋武器機制、地圖設計、遊戲模式與兵種平衡等面向。
武器系統新增「封閉式」與「開放式」配置,兼容不同遊玩風格。雖然兵種專屬武器仍具戰略優勢,但開發者鼓勵玩家多方嘗試。
「建議實測兩種系統找出最適合配置。」開發團隊同時導入標誌性武器強化兵種特色,例如偵察兵使用狙擊槍將獲得其他兵種無法比擬的精準度加成。
地圖與模式調整聚焦於優化玩家移動節奏。「根據實驗室數據重製目標點布局,關鍵改良包含掩體位置精修、目標點尺寸調整,以及陣營平衡設計。」
所有兵種均獲專屬調整:突擊兵強化團隊協作、工兵平衡性修正、支援兵補給箱改良、偵察兵破壞技能升級。團隊另發布公開測試版準備指南,協助玩家備戰。
敏感地緣政治議題處理
除遊戲機制外,EA 揭露更多關於《Battlefield 6》政治敏感劇情。故事圍繞私營軍事組織「Pax Armata」,該集團在北約成員國陸續退出同盟時崛起,並發動推翻美國及其盟國的全球征服行動。
執行製作人 Christian Grass 與創意總監 Thomas Andersson 強調,劇情雖可能引發討論,但核心仍在服務遊戲體驗。「我們需要兩個鮮明對立陣營,在合理虛構間取得平衡——畢竟這是娛樂產品。」包括美國英勇形象或北約瓦解等設定,均屬敘事需求而非政治表態。
Grass 補充:「Pax Armata 的視覺標識與氣場經過精心設計,玩家操作時將感受其壓迫性魅力。」Andersson 則指出私營軍事公司的設定有利於長期內容更新:「這種組織的招募管道不受限,為遊戲世界觀延展留下充分空間。」
如何融合現實軍事元素成為創作難題,這種虛實交錯的特質恰是《Battlefield》系列標誌性魅力。「我們專注於營造『可能發生』的緊張感,而非涉足真實政治。」Andersson 總結道。
隨著公開測試版登場,更多遊戲細節將曝光。《Battlefield 6》確定於 2025 年 10 月 10 日登陸 PlayStation 5、Xbox Series X/S 及 PC(Steam/Epic Games/EA App)平台。